花开时节游汉中
——深圳文学学会赴汉中采风纪实
·李 敏·
第五届深圳文学学会成立不到一年,就组织了两次作家外出采风活动。先是去了湖南湘西,再就是这次赴陕西汉中。
我早就知道,美丽的汉中大地,遍布奇山秀水,历史底蕴深厚,名胜古迹众多。此外,汉中也是学会副会长丛飙兄弟的故乡,一想到同行的全是深圳的文朋诗友,我想,这绝对是一次快乐的旅行。因此我非常期待,并早早地报了名。
2013年4月6日,采风团一行21人在丛飚的率领下,带着文化交流的使命,登上了飞往西安的飞机。
上午11时15分,我们顺利抵达咸阳机场。
一下飞机,外面阳光灿烂,我们的心情一下子就好了起来。要知道,之前这些天,我们深圳一直下着大雨。我们很担心采风这几天的天气状况不好。看来,老天爷还是蛮照顾我们的。
从机场登上一辆专程来接我们的旅游大巴,沿着西汉高速往目的地汉中出发。没过多长时间,我们的车就开始进入绵延不绝的秦岭山脉。这么多年,秦岭一直是我的向往之地。雄伟壮观的秦岭山脉,横亘于中国中部,东西绵延1500多公里。当我看到眼前真实的秦岭时,心里非常激动,这是我生平头一次看到如此气势磅礴的大山脉。透过车窗,只见头顶上方群峰高耸,层峦叠嶂,山间树木苍翠。最让大伙过目不忘的是,山上开满了粉红色的野桃花,远远看去,一丛丛,一簇簇,像一片片粉红的云朵漂浮在绿色的崇山峻岭之间,十分养眼。
大巴车在平坦的高速公路上飞驰。途中,我们一路歌声,一路欢声笑语,我们的车一会行驶在阳光下,一会行驶在黑暗中,因为我们的车在不断穿越一条又一条的山间隧道。秦岭的隧道非常有意思,短的只有几百米,长一点的有数千米,再长一点甚至有数十公里。我听身边的文友说,通过秦岭山脉要经过一百多个隧道,真是让人生发几分惊叹!
经过近4个小时的车程,我们于下午4时20分顺利抵达汉中市。汉中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鲁玉仁同志亲自到车站迎接我们。
对深圳作家首次赴陕南的采风活动,汉中市各级宣传部门极为重视,不但专门下发了文件,还在接待细节上作了周密的安排。
晚间,汉中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林华同志代表市委市政府领导,专程来到采风团下榻的酒店迎接并宴请来自深圳文学界的客人。也许我们都没想到,这位女宣传部长居然是丛飚的同乡,两个人居然还是从小在一起长大的发小。
晚宴设在我们下榻的酒店,菜品非常丰盛。开席前,李部长首先代表汉中市委和市政府,对我们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然后为我们介绍了汉中经济和旅游事业的发展状况。特别让大家感动的是,她几次走下席位,挨个向采风团的每位成员敬酒。
当晚宴进行到一半时,作为采风团总领队的丛飙兄弟下命令了,要我和锦屏小姐两人轮流献歌。没说的,我们非常乐意,我们理应用动人的歌声来报答东道主的热情接待。
晚宴过后,我们全团人马在市委宣传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首先来到汉江边观看亚洲最大的音乐喷泉表演。这是一座集音乐、喷泉、激光、灯光、音响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水景表演体系。据说建设此音乐喷泉,是汉中市委、市政府强势推进汉中跨越发展,打造汉中“山水城市”,弘扬汉中地方历史文化,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为广大市民营造旅游、休闲生活好去处的“民心工程”。当我们来到这里时,眼前已经是人山人海。在不断变化的雄浑的音乐声中,我们观看了音乐喷泉的整个表演过程,。说实话,我们所有的人都陶醉了。可以这么说,我看过很多地方的音乐喷泉,却从来没有看过汉中这样的充满现代高科技色彩的音乐喷泉。我实在无法来描绘她的神奇和美丽,我只能用“美伦美奂、叹为观止”八个字来总结内心的感受。
音乐喷泉表演结束后,我们余兴未了,继续沿江漫步,尽情欣赏“一江两岸”的美丽夜景。
我们眼前看到的汉江,又称汉水,古代称之为沔水,全长1577公里,为长江最长的支流,流域面积位居长江水系各流域之首。汉江发源于陕西省汉中市,它是中国中部区域水质最好的大河,中上游的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我在心里感叹道:“千百年来,是美丽的汉江之水,养育了汉江流域千百万英雄儿女!”
4月7日早晨,采风团为期六天的采风活动正式拉开序幕,市委宣传部鲁副部长全程陪同我们。
上午,我们前往勉县参观有着“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称的武侯祠,还拜谒了著名的武侯墓。
我们所看到的武侯祠,是一个融建筑、花木、碑石为一体的园林式祠庙。其内古柏奇树众多。其中,我们最难忘的,是园中那棵有着400余年树龄的古旱莲,它实为中外罕见的奇木。据导游说,这株古旱莲奇就奇在先开花后长叶,花期只有半个月,花叶状若莲花。
在祠庙内,我们看到,古代的匾联碑刻随处可见,而且大多是王侯将相的作品,都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我感觉,定军山下的武侯墓更是一处值得一看的历史古迹。据说在近两千年的漫长岁月里,武侯墓一直受到世代保护。近两千年间,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纷纷前来吊古钦英,追念先贤者可谓络绎不绝。
整个墓区占地300多亩,墓区内庙宇巍峨,古木高耸。我仔细算了一下,这里有高大的古柏共22株,树龄均在1700年以上,为蜀汉时所植。在诸葛亮的墓茔前,我流连的时间最长,看得也最仔细。诸葛亮的墓茔高6米,呈覆斗形,头东脚西,取诸葛亮永怀西蜀,不忘复汉室之意。墓的南侧,有两棵高大的桂树,为蜀汉所植,据说每到中秋,香飘十里,被称为“护墓双桂”。
参观完武侯墓,我们前往定军山下的一个旅游农庄用午餐。勉县县委宣传部的一位女副部长带着县文联的几位领导,早早在这里迎候我们。
这顿午餐十分丰盛,我们喝的酒也是当地最有名的“三粮液”。开席不久,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也专程赶来了。没想到勉县的两位女宣传部长都很年轻漂亮,口才也特别好。两位女部长分别给我们致欢迎词,还特别介绍了勉县的经济发展概况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酒过三巡之后,丛飚兄弟又命令我为大伙唱歌,于是,我现场为其中一位女部长编了一段歌词,并借用《北国之春》的曲调唱了出来。没想到我的歌声把那位女部长唱兴奋了,她居然端着白酒杯走过来要和我喝交杯酒。在团友们的掌声和起哄声中,我勇敢地接招了。在喝交杯酒之前,我还大声逗了一句,我说:“今天这个幸福时刻来得太突然了!”我的俏皮话引得全场一片笑声。
吃完午饭,我们立刻乘车返回汉中市区。在市区,我们分别参观了汉王刘邦的行宫“古汉台”和刘邦拜韩信时的“拜将坛”遗址。在这里,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当年的楚汉风云。
4月8日上午,采风团前往石门古栈道,在那里尽情领略了被誉为与长城、大运河比肩齐名的中国第三大建筑奇迹的“褒斜栈道”遗址,还参观了雄伟壮观的石门水电站大坝。参观结束后,我们在当地享受了一顿丰盛的纯鱼宴。文友们一个个大呼过瘾!
当日下午,采风团驱车来到了坐落于秦岭南麓紫柏山东南脚下的张良庙。
我看过一点历史书籍,我知道,张良曾经是汉高祖刘邦最主要的谋臣,当他辅佐刘邦成就帝业后,便急流勇退,隐居于紫柏山下。
我们眼前的张良庙,可谓依山傍水,一棵棵苍松紫柏,是那样的挺拔苍翠,这里的一切,极显古朴和典雅,也极显幽静和肃穆。据说紫柏山终年云雾缭绕,颇有仙境之灵气。我们在这里似乎真切地感受到了张良功成名就之后退隐辟谷的神仙意境。不夸张地说,张良庙融名胜、古迹、文物、风景于一体,是陕南名副其实的游览胜地。
当晚,采风团全体人员夜宿留坝县城。这天晚上的活动非常有意思。晚宴过后,陪我们吃饭的县委副书记希望我们为留坝人民留下一些墨宝,可我们当中并没有真正的书法家。这个时候,我赶紧把和我同睡一个房间的吴迪老师推举出来,因为我知道他的字写得好。于是,我们所有人一起簇拥着他来到了宾馆最高处的一间书法创作室,里面的文房四宝早早给准备好了。喝了不少酒的吴迪老师,借着三分酒力,也不谦让,从案台上拿起一支大笔,便豪情大发开始在宣纸上挥毫泼墨起来。他草书了一首现场创作的诗句。真不是恭维,吴迪老师的草书相当有水准,几句诗也编得不错,连在一旁观看的县委副书记和鲁副部长也夸他写得好。他写的诗句是:
英雄神仙,刘候流芳,张良何在,惟我炎黄;何须仰头叩天宫,紫柏山中有神仙。
吴迪老师的这幅书法作品完成之后,在场的文友们纷纷在上面题下了自己的名字,以作纪念。
4月9日上午,采风团前往城固县,参观了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纪念馆,并拜谒了张骞墓。在这里,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张骞崇高的人格和功垂史册的伟大壮举。
午宴过后,采风团赶赴洋县拜谒古代造纸发明家蔡伦的墓祠和封地,还参观了蔡伦纸文化博物馆。此后,驱车前往洋县万亩橘园和大型人造景观——梨园广场参观。
傍晚时分,我们参观了当地最后一个著名景点——“陕西朱鹮救护饲养中心”。在这里,我们有幸第一次见到了世界珍禽——中国朱鹮。对于洋县境内的朱鹮,我们听到了一个惊人的传奇故事:1981年5月,由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刘荫增研究员率领的调查组,在秦岭山脉南坡考察时,意外发现了世界上唯一幸存下来的七只野生朱鹮。经过20多年的艰辛保护和繁育,目前,朱鹮的总数量已经增加到了1500多只,其中野生群种700余只,人工群种800多只。这实在是世界珍禽保护史上的奇迹。为了保护这批世界珍禽的栖息环境,2005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汉中朱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达37549公顷。
4月10日上午,我们参观了西乡万亩茶园和樱桃沟风景区。午饭后,我们离开西乡前往陕西南端巴山之腹的镇巴县。
我虽然没去过镇巴,但我无数次听丛飚兄弟说起过他的家乡。镇巴不仅是著名的红色苏区,也是陕西乃至中国著名的民歌之乡。镇巴民歌早已被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第二批非物质保护遗产名录。对于这处古老而神奇的红色土地,我们所有采风团的文友都满怀着期待。
当进入巴山腹地时,只见沿途山高林密,清流潺潺,我们的车开始在狭窄的山道上盘旋而行。
下午3时50分,我们到达了著名的镇巴县城。
为迎接深圳作家采风团的到来,镇巴县文化宣传部门的领导在半个月前就做好了准备。从我们下榻的宾馆到各个活动地点,都悬挂有欢迎深圳采风团的红色条幅。还给采风团每位成员准备了一份礼物,并早早把礼物放在了我们住的房间里。这份礼物非常的厚重,礼品袋里装有镇巴县文联自己创办的杂志,有当地作家写的书。尤为珍贵的是,还有一部100多万字的《镇巴民歌总汇》(上、下两卷,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里面收录了4000余首原生态的镇巴民歌。礼品袋里还装有当地最好的名茶。镇巴人民的热情好客,让我们感动万分,我甚至觉得自己真是受之有愧!
镇巴是我们的领队丛飚兄弟的故乡,也是本次采风活动最后一站,当然也是我们最为期待的重要一站。
当天下午,采风团全体团员在县文化宣传部门领导的陪同下,来到镇巴县文联大楼展厅,参观了“红星耀巴山”川陕革命根据地镇巴苏区红军史迹展。在这里,我们真切地看到了当年红四方面军在镇巴这块红色土地上可歌可泣的革命史料。这是一段不能忘怀的血雨腥风的革命历史,更是一首不能忘怀的慷慨悲歌。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在镇巴这块红色的土地上,有6000多名劳苦百姓参加革命。在当年,送子参军,送郎当红军成为佳话,镇巴民歌《十送红军》响彻巴山。其中有1000多位优秀的镇巴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镇巴儿女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部雄浑激越、气吞山河的红色壮歌。英烈们的光辉名字,将永垂中国革命的史册。在这个展厅里,采风团所有团员接受了一次难忘的红色洗礼。
当天下午,我们还参观了当地的黑虎梁风景区和烈士纪念碑。活动结束后,全团人马来到了镇巴民族风情园,县委宣传部门领导要在这里为深圳作家采风团举行最隆重的欢迎晚宴。
晚宴正式开始前,县委宣传部长王孝琴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随后举行了捐书仪式。采风团的作家们纷纷将自己带来的文学作品捐给了镇巴县图书馆。捐书仪式结束后,所有捐书的作家们一齐站上主席台合影留念。
整个晚宴气氛热烈,充满欢声笑语,县委徐副书记也专程赶到晚宴现场,为采风团所有人一一敬酒。
晚宴结束后,县委宣传部和县文联在镇巴县文工团的小礼堂里,为我们举办了专场文艺联欢晚会。
镇巴文工团的演员们个个都很年轻,数十位男女演员以最饱满的热情,为深圳采风团的客人表演了精彩的节日。其中,有民族风情舞蹈,有动人心魄的男、女声独唱,有无伴奏男声小合唱,有幽默诙谐的民俗表演……演员们的表演非常专业,令人耳目一新,特别是民歌演唱更是令人称绝!有劳动号子,有山歌号子,还有民间小调和民俗歌曲等,在这里,我们真是大饱了耳福和眼福。
在晚会进行的过程中,深圳采风团也上台表演了三个节目。我是第一个被叫上舞台。我表演了一个现场编词的男声独唱,锦屏小姐演唱了一首经过改词的陕西民歌,还有另外一位女作家上台朗诵了一首临时创作的散文诗。还别说,我们三个人的表演还很有特色,因为都具有原创性,所以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4月11日上午,采风团一行来到镇巴的渔渡镇,这里是丛飙兄弟的老家,他也正是从这里走出大山南下深圳的。
在这里,我们参观了当地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还兴致勃勃地去到集市观光购物。到最后要上车离开时,还有不少人沉醉在路边的油菜花海里久久不肯离去。
还有几句话我不能不写,就在正式返程途中,我们路过了丛飚居住过的老屋。没说的,全团人马下车,跟随着丛飚进去参观一下。我是第一个跟在丛飙身后。这时,出现了感人的一幕:丛飚的老母亲正站在高高的阳台上向我们挥手,只听得丛飙远远地朝老母亲大声地喊了一句:“妈!我回来了!”这个时刻,慈祥的老母亲笑了,而我的眼泪也跟着出来了!仅仅五分钟,丛飚就连忙告别母亲带领我们离开了渔渡。
到此,采风团圆满结束了全部的行程返回深圳。
在六天五晚的采风活动中,采风团的足迹遍及汉中、勉县、留坝、城固、洋县、西乡、镇巴等市县。每到一处,都受到当地文化宣传部门领导和同行的热烈欢迎及高规格的接待。特别有意思的是,我们去过的所有县区,县委宣传部长都是清一色的年轻女士。这不能不说是汉中地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更让人感动的是,我们去每个县区时,当地文化宣传部门的领导都是提前数个小时在半道上集体迎候我们,并且为我们配备了当地最优秀的女导游。当地不少官员对我们说:深圳作家采风团来汉中采风,是当地一个非常重要的事件。我想,他们说得很真诚!
在此期间,深圳作家采风团多次与当地文化艺术界的领导和同行进行座谈。我们在一起交流文学创作的体会,交流文学杂志和文学作品。与此同时,我们还对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发表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此外,采风团还数次接受了当地新闻媒体的采访。在很多个地方,在临分别时,当地的文学作者和深圳采风团的文友难舍难分,有些文友甚至抱在一起相拥而泣,多次出现感人的场面。
这一路采风下来,问我有什么感受?我只能说:“汉中大地,山美、水美、人更美;我的心中,除了感动,还是感动。”这是我的大实话!
美丽的汉中大地,名人辈出,名胜众多,历史底蕴深厚,是块传奇之地;汉中大地,灵山秀水,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是块神奇之地。汉中之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也必将成为我们一个美好的回忆。
此次采风活动,让深圳作家们再一次接受了三秦大地历史文化的熏陶,也进一步开阔了深圳作家的创作视野,也为深圳和汉中文学艺术界的交流架起了一道友谊的桥梁,是一次有深远意义的破冰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