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欢迎您光临深圳市文学学会网!

深圳作家网 | 会员概况 | 联系我们

原创文学

返回上一页首页 >> 原创文学 >> 会员作品
独窥拐拐竹
发布日期:2014-09-17   浏览次数:1561次   标签:

独窥拐拐竹

文/李艳

来到汉中,常常被惊吓:一个趔趄没站稳,踩落的就是当年拜将坛上韩将军剑下的泥土;累了,倚个树干歇一歇,扭头一瞥牌子,竟是萧何亲手所栽,于秦风汉雨中屹立了两千多年的“汉桂”。这里高风厚土,一山一石一草一木,无不浸透了年代久远的故事。偶一喧哗,不是惊扰了子房静修,打断了诸葛亮抚琴,就是惹怒了“对酒当歌”的曹操。

“汉中一日数十惊”。于是不敢鲁莽,暗怀一颗敬畏的心,穿透千年岁月,在历史的尘烟里蹑足潜行:看刘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逐鹿中原,统一帝业;敬萧何夜追韩信,治国安邦;赞淮阴侯少年拜将,决胜千里;叹张良功成身退,隐居紫柏;观诸葛亮屯兵汉中,六出祁山;感张骞出使西域,秉持汉节;颂蔡伦发明造纸,彪炳青史……

一幕幕重温历代豪杰的辉煌传说,一次次与昔日枭雄擦肩而过。厚重的历史,悠久的文化,令人一路走来除了震撼便是感叹。

但,一切精彩绚烂在紫柏山麓戛然而止。呈现在面前的完全是另一个世界:这里烟霞缭绕、静穆清幽,茂林修竹中似有仙风拂面,一扫凡尘俗世的热闹喧嚣,令人顷刻间安静下来,从心底升起一种淡泊安适来。如此佳境,喻之“世外桃源”、“人间仙境”毫不为过。不知是因为环境幽雅,张良才归隐于此,还是因为留侯的仙风道骨,才造就了紫柏山的清雅脱俗?总之,当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一代名臣激流勇退之后,就在这云海山峦间观远峰,赏晴岚,食松子,伴仙鹤;抚琴颂书,悟道参禅。

如今,“留侯辟谷”之地已是汉中名胜,引八方雅士慕名参谒。想那张良倾尽一生才干,协助刘邦成就大业之后,淡泊名利,逍遥物外,决然隐居紫柏山,修炼至清静无为的至高境界,散发出最耀眼的人格光华。功成身退,是卓绝胸襟,更是绝世智慧。张良的灼灼风采,足为后世表率。

爱屋及乌,于是,紫柏山上的洞廊、石柱、苍松、清泉……无不令人钦敬有加。最神奇的是留侯祠里的竹子,从竹笋破土而出之后,不是笔直上长,而是先拐几道弯,一米之后才恢复挺拔端直,当地人们称之为“拐拐竹”。更不可思议的是,将拐拐竹移植庙外,长出来便是直的,不再弯曲扭拐;移回庙内,复又弯曲了。仅隔一道庙门,竟然两种生态。生物何以变异?因为无从解释,所以撩人遐思。

庙里草屋上的一副对联似乎一语道破天机:天下人间敬张良,地上万竹跪子房。

原来这是“自怜潇洒出尘埃”的竹子受到张良的人格感召,甘愿抛弃“竹焚不毁节”的清高,万竹齐下跪,顶礼拜英雄。

可见张良的“气场”多么强大。但是,这个故事虽然传奇感人,在我听来却总有一丝不情愿。

张良退隐,是为了摆脱刘邦“卸磨杀驴”,也因此成功避免了“汉初三杰”的另外两位——萧何、韩信——被杀戮的命运。但是,他逃离了刘邦的控制,却控制了这一方山水——令清竹下跪,算不算一种有意无意的“精神控制”呢?

在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里,有太多这样的“庙门”。身在其中时,自觉不自觉地丢掉了自我本性;出了那道门,才发现内心更真实的自己。

如果我们只能生活在某一座“庙”里,必须面对某一位“英雄”,不得不做一株“拐拐竹”,那就应该牢记还有这样一扇“庙门”,可以时常出去走走,暂时离开“精神领袖”的管辖,释放情怀,顺便看一眼那个本真的、纯粹的“我”。

如此,当不辜负人生真义。